闽清高级中学2023~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地理校本练习15 二维码
发表时间:2024-07-10 16:20 闽清高级中学2023~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地理校本练习15 2024.05 班级 座号 姓名 一、选择题:共16小题,每小题3分,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,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。 合肥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承接上海产业转移,建设纺织、五金和食品等传统产业;2009年后由政府筹资引进京东方 (生产显示屏)、长鑫半导体、蔚来新能源汽车,带动新兴产业链发展;2015年后合肥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科研机构,大力发展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、量子信息、深空探索等高新产业。 目前,全国已建成和在建的38个大科学装置中有8个在合肥。近10年,合肥的GDP快速增长,被称为 “合肥模式”。据此完成1~3题。 1.早期合肥承接上海产业转移,其比较优势是( ) A.便利的交通条件 B.廉价劳力与地价 C.丰富的矿产资源 D.强大的科研能力 2.促使2009 年后合肥产业结构快速升级的主要原因是( ) A.产业基础雄厚 B.高新技术企业增长 C.政府政策支持 D.当地市场需求旺盛 3. 近10年,合肥的GDP快速增长,主要得益于( ) A.资源的产业链延长 B.外来人口大量涌入 C.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D.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农作物集中度指数反映农作物生产集聚的基本情况。图1示意 1949-2021年我国三大棉区棉花产量集中度 (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)变化。据此完成4~6题。
A. 1950-1959年 B. 1960-1979年 C. 1980-1991年 D. 1992-2008年 5.近年来,引起棉花产量集中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( ) A.城镇化的推进 B.市场需求的变化 C.政策的调整 D.技术水平的提高 6.为应对当前棉花产业链和供应链存在的风险,应( ) A.挖掘潜力扩大西北内陆棉花种植面积 B.限制棉花进口,降低棉花对外依存度 C.将棉纺工业集中到西北,扩大产业优势 D.适度恢复黄河流域、长江流域棉花生产 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称: “ (苏南沿海)治水莫急于开浦,开浦莫急于置闸……江海之潮,日两涨落。……潮上则闭,潮退即启……外水不入,则泥沙不淤于闸内……水有泄而无入,闸内之地尽获稼穑之利。”文中“浦”指小河进入大河的河口,“开浦” 指治理河口。据此完成7~9题。 7.与修建水坝比,当地选择设置水闸以利于( ) A.引水灌溉 B.船只进出 C.预防咸潮 D.提高水位 8.该区域河道沉积泥沙主要来自( ) A.两岸农田 B.上游山区 C.洋流挟沙 D.潮汐挟沙 9.与水闸启闭时间相关性最大的是( ) A.月相变化 B.月亮升落 C.昼夜交替 D.季节变化
10.相较于木结构和泥墙,民居大多使用厚实的砖石砌成的外墙,主要原因是砖石墙( ) A.材料取得较易 B.保暖作用较好 C.围合作用较好 D.耐潮效果较好 11. 该处民居屋顶坡度多限制在26.6°-33.7°之间,主要考虑屋顶的( ) ①抗风能力 ②排水性能 ③遮阴效果 ④承重状况 A. ①② B. ①③ C. ②③ D. ②④ 华西秋雨是指我国华西地区秋季的一种特殊天气现象——连阴雨,在陕西省称为秋淋天气。图3示意2021 年9~10月陕西省降水量分布及降水距平百分率。据此完成12~13题。
A.纬度位置 B.海陆位置 C.地形 D.植被 13. 与常年比, 2021 年陕西省( ) A.夏季风偏强,秋雨强度大 B.夏季风偏弱,秋雨强度大 C.夏季风偏强,秋雨强度小 D.夏季风偏弱,秋雨强度小 萨雷兹湖位于塔吉克斯坦东部人迹罕至的帕米尔地区,海拔3263米,是1911年该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形成的堰塞湖。由于没有出水口,一百多年来, 萨雷兹湖水深已经由刚形成时的200米变成现在超500米,现湖泊面积79.6km²。 同时水面上升速度由最初每天几十厘米变成现在每年十几厘米。为防范溃坝,2021年 10月,中国与塔吉克斯坦联合建成萨雷兹湖大坝变形监测系统。图4为萨雷兹湖三维地形图及大坝变形监测设备照片。据此完成14~16题。
A.遥感系统和北斗定位系统 B.北斗定位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 C.遥感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D.北斗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15、一百多年来水面上升速度变慢的主要原因是( ) A.蒸发强度加大 B.湖泊面积扩大 C.区域降水减少 D.地下溶洞泄水 16.萨雷兹湖的溃坝风险之一来自上游右岸体量巨大的滑坡体,为了降低溃坝风险应( ) A.分解滑坡体,避免大规模滑坡 B.利用湖水灌溉,在滑坡体上植树 C.挖掘滑坡体土石,用于城镇建设 D.紧急排泄湖水,减少滑坡体水浸 二、非选择题:本题共3小题,共52分。 17.阅读图文材料,完成下列要求。(22分)
(1)分析布吕根成为汉萨同盟时期重要码头的区位条件。(6分) (2)分析布吕根特色建筑文化景观形成的自然背景。(8分) (3)说明在气候暖湿化背景下布吕根码头古木建筑保护面临的困境。(8分) 18.阅读图文资料,完成下列要求。 (20分) 土壤有机碳是指土壤有机物质中的碳元素的含量,是反映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。西藏“一江两河”地区是指雅鲁藏布江中游及其支流拉萨河和年楚河流域。研究发现,区域耕地土壤以粉壤土、壤土和砂壤土为主,不同海拔的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受降水影响小。图7示意一江两河耕地土壤有机碳采样点分布, 图8示意耕地土壤有机碳随经度 (图a)、纬度 (图b)和海拔 (图c)变化趋势。 (1)指出该区域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趋势。(6分) (2)分析该区域海拔对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。(6分) (3)与粒径较大的砂土相比,分析粉壤土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有利影响。(8分) 19.阅读图文资料,完成下列要求。(10分) 南海东部M岛附近海域,每年中有一段时期会形成水温较周边海域高的“暖池”。暖池的出现受盛行风、岛屿地形等因素影响,与海—气相互作用强度差异密切相关。图9示意M岛附近海域暖池强盛季节的平均风速。
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、选择题:
二、非选择题: 17.(1)(6分)布吕根位于挪威西南部沿海,是南北货物运输的中转站,地理位置优越(2分);西面岛屿众多,峡湾内水深风浪小,水域条件好(2分);依托卑尔根市,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(2分)。 (2)(8分)气候温暖湿润,降水量大,陡峭的人字形屋顶利于排水,防止积雪(2分);紧密相连的木屋布局利于防风保暖(2分);附近森林资源丰富,木屋建造可就地取材(2分);依山傍水,平地较少,紧密相连的木屋可节省建筑用地(2分)。 (3)(8分)海平面上升,加剧风暴潮对码头旁边古木建筑的侵袭(2分);降雨增多,加大洪水对古木建筑的威胁(2分);增强的暖湿海风加快对木质建筑的腐蚀(2分);暖湿气候促进了昆虫和真菌的繁殖,加剧对木质建筑的破坏。因此,随着气候的暖湿化增加了古木建筑的保养维修的难度和成本(2分)。 18.(1)(6分)由西部向东部升高(2分);由中部向南北两侧升高(2分);由低海拔向高海拔地区升高(2分)。 (2)(6分)海拔较高地区,气温较低(1分)。蒸发量较小(1分),水分条件好(1分),土壤湿度大,空气含量少(1分),微生物活性降低(1分),有机碳分解慢(1分),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。(反之同理) (3)(8分)粉壤土,颗粒较小(表面积较大),土壤孔隙较小(吸附能力强),有机碳不易淋失(3分);粉壤土持水能力较强,透气性较弱,抑制微生物活动,减少有机碳的分解(3分);粉壤土更利于植物生长,给土壤带来更多的有机碳(2分)。 19.(10分)原因:受岛屿山地地形阻挡。甲为盛行风的背风侧,风速较慢(2分);乙位于海峡,受狭管效应影响,风速较快(2分)。 促进作用:甲附近海域,风速较小,空气湿度较大(2分),海水蒸发较周边海域弱(2分),海面向大气输送的热量(潜热通量》较周围海城要少(2分),海水表面温度较周围海域要高,从而导致了暖池的形成。 声明:此篇为闽清高级中学校本资源平台原创文章,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:http://zy.mqmg.net/sys-nd/5618.html
|